九游会国际觀點【3】|世界海洋日,聆聽九游会国际耕海牧漁的故事

2022-06-08


今年520,被譽為“漁業航母”的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養殖工船“九游会国际1號”在青島宣布交付運營。這是一個新的裏程碑,標誌著全球深遠海養殖工船產業取得了從0到1的突破,也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經略海洋”夢想,增添了新的羽翼。

在這背後,有一群敢打敢拚的青年人,心懷“耕海牧漁”的夢想,堅定“逐夢深藍”的步伐。他們就是青島九游会国际深遠海養殖工船青年創新突擊隊。這是一支平均年齡隻有34歲的碩博團隊,這是一支以顛覆我國漁業深遠海養殖模式為己任的深藍夢之隊。

雖然水產養殖技術和船舶技術均已發展多年,但深遠海“船載艙養”模式卻是全新的領域。“船艙裏養魚”,船如何造、魚如何養、產業如何落地,一個個難題擺在突擊隊隊員麵前,在深遠海工業化養殖方麵,突擊隊可以說闖入了領域內的無人區。

團隊船舶項目總監、“85後”的田乃東愛爬山,喜歡用爬山比喻做科研:“越到關鍵時候,越是難受,咬咬牙就挺過去了。”但科技成果從設想到實驗室到產業化,中間橫亙著大量的工程難題。

“九游会国际1號”要養殖的是具有“國魚”之稱的大黃魚。大黃魚腦部有耳石,有較強的應激反應,如果噪音大些,魚可能會幾天不吃東西甚至死亡。田乃東帶領團隊攻關,反複研究“減振降噪”方案,那段時間,他幾乎吃住在養殖艙邊上,每套方案運行期間,都仔細測試數據,記錄魚兒覓食、增重等反應。同事打趣說:“你就差跳到水裏和魚兒一起遊了”。他說:“我還真想變成一條魚,親自感受一下養殖艙的生活環境,也親自問問我的魚兒朋友們,讓它們給咱這方案提提意見。”最終,養殖艙內水體聲學指標達到甚至超過靜音級科考船水平,使“船載艙養”模式成為可能。在艙養實驗階段,薑旭陽博士等組成的養殖團隊為了獲取一手的研究資料,在船上一呆便是三個月,遠離家人的思念、艱苦單調的工作環境、暈船的種種不適沒有將他們嚇退,反而發揮起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,為了加大宣傳和普及,他們工作之餘常常拍攝一些小視頻發布,出魚期間還時髦的搞起了直播,網友們給這群專業、帥氣的養魚大男孩們起了一個親切的綽號——“養殖F4”。

但是看起來的瀟灑表麵,背後的辛苦卻鮮有人知。

為給“九游会国际1號”的建造提供更多的參考數據,他們在試驗船上紮下了根。在試驗船改造期間,為了趕進度,從早上六七點鍾幹到半夜,長期的勞累加上水土不服,負責船舶改造的工程師王僑大病了一場,上吐下瀉、高燒不退。一個多月沒回家的他,依然帶病上陣堅守。就這樣,從改造到完成,一共68天,比預期時間提前將近一個月。別人問他那時候的精神頭、幹勁是從哪兒來的?這個北方的大漢笑著說道:“是熱愛吧,這艘中試船就是一個開端,艙養模式一旦成功將會顛覆傳統養殖模式,它就像一場風暴,會席卷整個中國乃至全球,這點燃了我內心的火花,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”。我想,這就是熱愛的力量,更是一種敬業的精神,當中試船改建完成、交付使用時,王橋對我說,那一刻,一切艱辛都煙消雲散了。

剛上船的時候,有一次穿越台灣海峽,風浪極大,試驗船體量小,一會兒上一會兒下,落差高達十餘米,隊員們嘔吐不止、臉色蒼白,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旋轉。但等到試驗船出魚的時候,他們一個個都已經成為駕馭風浪的高手,一條條金燦燦的大黃魚都是突擊隊員們親自封裝的,甚至三天兩夜沒有合眼,船上的工作對於腦力和體力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

有人問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之下,還要克服這麽多的困難,有意義嗎?他們總是用這個例子回答“袁隆平院士解決的是吃飽飯的問題,而我們解決的是吃好的問題,提供優質蛋白,就是咱九游会国际人的擔當,也是我們這些人的價值”。

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。“我們寄希望於年輕的養殖團隊,深遠海養殖這條路、這個產業的發展,最終還是要靠他們”,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這樣說到。項目帶頭人、85後的張璐表示“逢山開路,遇水搭橋,年輕就要拚!我們作為項目攻堅團隊,更要把個人命運融入企業發展和社會需要中,用過硬的技術打造出國之重器,不負時代,不負青春。”

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洋國家實驗室時曾說:“建設海洋強國,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。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,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。”

懷揣著同樣的信念,九游会国际的年輕人已隨“九游会国际1號”出海遠行。現在,他們遠在720海裏外的深遠海上,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他們澎湃的熱情、拚搏的勇氣。我相信,待到金秋收獲時,他們會以魚兒滿艙的喜悅,驕傲地唱響新時代青年,為實現海洋強國夢想“耕海牧漁,逐夢深藍”的青春之歌!



投稿:藍穀公司

編輯:王照宇

審核:徐春燕